1月7日,民航局官网正式对外发布了由中国民航局、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规划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规划坚持安全发展底线和智慧民航建设主线,明确“十四五”时期民航“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六个新”发展目标,构建六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构建更为安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现代民航体系。规划全文共80页,8篇、31章、71节,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在通航方面,规划提出“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网”,明确表示“通用航空是民航两翼之一,产业带动作用强。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改革创新,加大行业引导力度,优化省域发展平台,加强资源 配置和政策协同,改善运行环境,着力升级传统服务和拓展新兴服 务,加快通用航空发展”。规划从“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提升通航服务水平,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持续优化通航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13项具体任务,其中就包括大家比较关心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通用机场网络建设、无人驾驶航空试验试验区建设、区域短途运输网络、高高原应急救援航空基地建设、省级通航发展平台建设、通航补贴政策优化等事项,具体如下:
一、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1.引导通用机场网络建设。积极支持既有支线机场增加通用航 空保障设施。进一步规范简化审批流程,协调配合建立通用机场场址审核军地联合协调工作机制。发挥民航专业优势,指导地方 政府推动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成支通协同的短途运输机场群。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等重点城市群引导建设大型综合性通用机场,疏解非枢纽功能。因地制宜引导草地、水上、 土质等简易机场建设,支持引导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 试验区) 建设,满足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发展需要。支持高高原应急救援航空基地建设。
2.提升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利用既有广播式自动相关 监视( ADS-B) 基站、北斗飞行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和飞行服务中心 ( 站) ,引导省级飞行服务站布局,加强数据融合共享。优化情报 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低空气象、目视航图等产品。
3.加快提升地面服务保障水平。推动通航油料服务网络布局建 设,支持建设通用航空维修设施,推动通用航空航材保障共享,鼓励形成区域化、品牌化、网络化的综合保障服务商。
4.持续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总结推广四川、海南、湖南、江西等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按需加密低空航线、扩大低空报告空域范围,简化优化飞行任务审批、计划申请和审批( 备案) 程序,畅通申报渠道,扩大随报随批业务种类。
二、着力提升通航服务水平
5. 积极发展短途运输。打通航空运输微循环,形成以支线机场 为支撑、以通用机场为节点的区域短途运输网络。加强通用与运 输航空在航班时刻、代码共享、销售结算、投诉监督、危险品管理等 方面协同,优化换乘接驳流程,构建宽严适度、衔接顺畅的一体化 管理服务体系,提升出行链条服务品质。
6. 提升通航公共服务。加强高高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支持构 建全国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网络,完善联动保障机制。引导地方政 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公共服务、应急处突的能力。支持黑 龙江、新疆等地通用航空智慧农业服务。促进海上石油、电力作业 等领域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协同联动。
7. 着力开展大众消费服务。鼓励通用航空发展与旅游资源开 发、引导娱乐消费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特色化低空旅游服务产品。推动飞行培训能力快速布局、高效扩容。积极培育航空文化,壮大航空活动参与群体,优化驾驶员执照培养体系,促进私人飞行发展。
三、大力引导无人机创新发展
8.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鼓励无人机应用拓展,支持无人机在邮政快递物流、城市公共服务、应急救援、公共卫生等领域服务,推动无人机在城市乡村和边远地区推广应用,融入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9. 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开展无人机规章、分类管理办法、综合管理平台、引导机制等建设,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引导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支持无人机应用领域团体标准制定,鼓励有能力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0. 创新无人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和运行,面向运行场景,基于运行风险,开展运行理论、风险评估、技术验证等研究,探索符合无人驾驶航空特点的监管和服务模式。以构建无人机产业生态为导向,鼓励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以无人机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的低空经济集聚区建设,发挥创新集聚带动作用,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四、持续优化通航发展环境
11. 着力加强制度供给。持续完善通用航空规章体系,急用先修, 加快法规规章修订。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固化改革成果。以“ 放 管服” 效果提升为导向,深化分类管理,着力引导企业自律。加强 对载客类通航飞行活动监管。加快建立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统 计、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数据发布制度。
12. 加大政策支持引导。支持发展通航金融、保险等业务,鼓励符 合通用航空特色的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通用 航空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通航补贴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13. 推动多元协同治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推动相关部委在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短途运输等领域的政策协 同。积极引导省级通航发展平台建设,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 第三方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在设施建设、低空空域改革、低空经济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形成合作共治局面。畅通通用航空吸纳军 队退役专业人才渠道。
此外,规划还提出,完善适航审定法规标准。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等法规修订。提升基于实践的立法定标能力,持续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适航审定手册修订。制定与适航标准相配套的咨询通告,形成完整的指导性材料。加快研究制定无人机等重点领域的规章标准及配套管理程序。健全和优化轻小型航空器审定标准和政策。广泛开展适航标准国际交流。做好重点型号合格审定。持续推进CR929、C919、MA700、长 江-1000A 发动机、直15直升机等产品适航审定工作。加快开展 国产航空零部件、先进通信导航装备等适航审定工作,支持产业化 应用。加快完善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系统适航管理模式。提升 航油航化审定技术自主能力,推动航油航化产品国产化应用。对国产飞机海外运营提供适航支持,输出中国适航审定理念和技术标准。强化技术支撑能力。改善适航审定科研条件,以需求为引领, 大力实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加强无人机、 电动力推进系统、氢燃料电池、3D 打印、新型复合材料等适航验证 方法的基础性研究。合理规划科研项目和条件建设,支持工业部门开展自主适航审定领域国家认证实验室建设和试验试飞基地建设。
加快枢纽机场建设。 完善非枢纽机场布局。新建一批非枢纽机场,重点布局加密 中西部地区和边境地区机场。推进存量设施提质增效。优化提升航油保障能力。
点击链接查看PDF全文
http://www.caac.gov.cn/XXGK/XXGK/FZGH/202201/P020220107443752279831.pdf
|